Sejarah Sekolah
SEJARAH SEKOLAH
SMJK Poi Lam ditubuhkan oleh Persatuan Hock Kean pada tahun 1955. Tujuannya adalah untuk memberi peluang kepada murid-murid dari SJK( C ) Poi Lam dan sekolah-sekolah rendah lain melanjutkan pelajaran selepas tamat persekolahan rendah.
Pengetua pertama ialah En. Ng Cheng Aik. Pada peringkat awal, sekolah ini mempunyai 120 orang pelajar sahaja dan ditempatkan di tiga buah bilik darjah.
Bilangan pelajar pada tahun 1961 hanyalah 672 orang. Pada tahun berikutnya, sekolah ini dijadikan sekolah bantuan modal kerajaan.Tidak lama kemudian, Persatuan Hock Kean Perak mendirikan sekolah Menengah Poi Lam ( Suwa ) untuk memberikan peluang kepada pelajar-pelajar yang gagal dalam peperiksaan SRP dan SPM meneruskan pelajaran. Maka terdapat tiga buah sekolah di satu kawasan kecil ini, iaitu SJK ( C ) Poi Lam, SMJK Poi Lam dan SM Poi Lam ( Suwa ) dengan bilangan pelajar seramai 3 000 orang.
Pada tahun 1976, perpustakaan dan bilik makmal sains ditubuhkan dengan kutipan wang walkaton.
Projek pembinaan bangunan 4 tingkat yang terdiri daripada 28 buah bilik darjah telah dilancarkan bersama-sama SJK ( C ) Poi Lam pada tahun 1979. Kos pembinaan dianggarkan lebih daripada sejuta ringgit. Kementerian Pendidikan Malaysia menyumbangkan RM 159 000 dan bakinya dibiayai melalui kutipan derma.
Projek Pendidikan Melalui Komputer (PMK) untuk semua pelajar di Tingkatan Peralihan, Satu dan Dua bermula pada bulan Julai 1989.
Mulai 1991, pihak sekolah telah menetapkan MOTO sekolah sebagai “BERDISIPLIN UNTUK KECEMERLANGAN ”. Tiga tahun kemudian, “Piagam sekolah” SMJK Poi Lam dicipta.
Pada tahun 1998, Visi dan Misi sekolah telah dibentuk dan MOTO sekolah pula ditetapkan sebagai Li Yi Lian Chi.
Semasa En. Lau Leong Bee menjadi Pengetua sekolah, beberapa projek telah dilaksanakan. Antaranya adalah seperti penerbitan majalah sekolah, Jogathon, usaha membaikpulih bangunan sekolah dan bilik darjah serta usaha penerapan nilai-nilai murni kepada para pelajar.
怡 保 培 南 国 民 型 中 学 简 史
一 九 五 五 年, 霹 雳 福 建 公 会 创 办 培 南 国 中, 目 的 一 为 便 利 培 南 小 学 毕 业 生, 二 为 各 地 学 生 增 加 升 学 机 会。 第 一 任 校 长 为 黄 请 益 先 生。 开 办 初 中 时, 学 生 人 数 仅 一 百 二 十 人, 计 开 三 班。
一 九 六 二 年,培 南 中 学 因 各 方 形 势 所 迫, 经 多 次 董 事 会 商 议 研 讨, 在 不 得 已 的 情 况 下 接 受 了 改 制 而 成 为 全 津 国 民 型 中 学。 关 于 超 龄 生 问 题, 本 校 因 不 愿 让 学 生 失 去 求 学 机 会, 乃 另 开 下 午 班 三 班, 纯 属 私 立 性 质, 由 董 事 部 负 责 经 费。 黄 请 益 校 长 则 义 务 兼 任 校 长。
一 九 六 三 年, 霹 雳 福 建 公 会 理 事 鉴 于 小 学 升 中 学 之 落 第 生 众 多, 部 分 超 龄 生 又 不 得 升 入 国 民 型 中 学, 乃 议 决 另 组 董 事 会, 续 办 独 立 中 学, 以 容 纳 上 述 学 子, 并 由 陈 郁 菲 女 士 掌 校。 至 此 三 校 共 用 一 校 舍, 学 生 总 数 几 乎 达 三 千 人。
一 九 七 六 年, 培 南 国 中 举 行 徒 步 义 行, 以 筹 募 校 内 发 展 基 金。 此 项 活 动 共 筹 获 一 万 余 元, 改 善 科 学 馆 之 设 备。 校 方 也 改 建 一 间 教 室 为 图 书 馆。
一 九 七 九 年, 成 立 “ 怡 保 培 南 国 民 型 中 小 学 扩 建 委 员 会 ”, 以 在 本 校 后 面 增 建 四 层 楼 校 舍 一 座, 共 有 二 十 八 间 教 室, 耗 资 约 一 百 万。 获 教 育 局 拨 款 十 五 万 九 千 元, 余 款 则 向 热 心 教 育 人 士 劝 捐。
一 九 八 九 年, 全 部 预 备 班、 中 一 及 中 二 的 学 生 参 与 教 育 部 所 推 行 的 电 脑 教 学 计 划。
一 九 九 八 年, 黄 丽 贞 校 长 推 行 了 多 项 改 革, 其 中 包 括 推 行 校 训 ‘ 礼 义 廉 耻 ’ 及 学 校 宏 愿。
二 零 零 零 年, 刘 良 美 校 长 为 学 校 推 动 了 两 大 计 划。 其 一 是 联 合 家 教 协 会 于 七 月 廿 九 日 主 办 千 禧 年 筹 募 修 补 旧 校 舍 基 金 义 跑, 成 功 筹 获 十 万 一 千 五 百 多 元, 已 远 远 超 过 所 预 定 六 万 元 的 目 标。 其 二 是 重 新 出 版 已 中 断 多 年 的 校 刊。 除 此 之 外, 校 方 顺 利 完 成 修 建 旧 校 舍 及 重 新 髹 漆 的 工 程。
除 外, 校 方 一 方 面 积 极 灌 输 价 值 观 给 学 生, 以 期 能 实 践 “ 礼 义 廉 耻 ” 于 日 常 生 活 中, 另 一 方 面 也 严 管 学 生 的 纪 律。